北部生态新区:做好政务服务“加减乘除”法,切实增强群众满意度
北部生态新区行政审批局围绕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开展政务服务效能提升行动,做好政务服务“加减乘除”法,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切实增强新区企业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其间,新区政务服务“好差评”满意率连续四年保持100%。
一、在夯实内功上做“加法”
坚持“一站服务,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不断加强效能建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优化大厅窗口布局,提高为民服务效率。审批局按照“便民、高效、规范”的服务宗旨,优化调整部分窗口顺序,为阳和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办税服务厅)整体进驻阳和政务服务大厅实现一体化运行提供保障,同时,在北部政务服务大厅设置四个办税窗口,方便调整纳税人办理税费相关业务,进一步深化“只进一扇门,办好所有事”。
深化互联网+服务,拓展为民服务载体。截至2023年12月26日,新区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平均承诺提速率89.32%,长期位列柳州市县区第一;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上可办率、即办件比例、电子证照关联率分别为93.87%、69.37%、84.93%;零跑腿事项数量达99%以上;企业开办全程电子化率达100%,最快半小时办结。今年以来通过自助终端机办理1468件业务,通过“广西政务”APP申请1199件业务,累积邮寄证照200件,实现“足不出户、门口拿证”。
强化综合人才培养,提升为民服务本领。通过业务骨干轮岗学习、开展“服务之星”评比及学习身边榜样等举措,进一步激发干部职工为民服务内在动力,树牢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提升为民服务本领。今年以来,累计安排10名业务骨干换岗学习,评选出“红旗窗口”6个、“服务之星”14名、“效能之星”6名,1名业务骨干获自治区政务服务突出贡献奖。同时,结合政务服务体验员活动和办件回访等工作,对干部职工进行经常性监督和全方位管理,筑牢拒腐防变底线。今年以来,共有73人次参与政务服务体验,体验满意度100%;随机抽取1282件办件样本进行回访,回访满意率100%。
二、在主动瘦身上做“减法”
始终坚持“便民利企”原则,最大限度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减跑动。
持续拓宽“微改革”范畴。巩固提升已推出的改革举措,新增农药经营许可证到期换证“简易办”、免现场勘验环节告知承诺制、线上“云勘验”改革等一批“微改革”举措,同时,针对新区发放的第一批食品经营许可证陆续到期的情况,在全市率先试行“食品经营许可(延续)‘简易办’”改革,办理周期从14个工作日变为“当场办结”。
全力推出“全链通办”套餐。结合新区企业群众急难愁盼以及高频办理事项,推出开办酸笋厂、开办螺蛳粉店、项目开工一次办等17个“全链通办”套餐,将“多事项多头办”整合为“一件事一次办”,确保“一口申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次办结”,平均提速率达55%,截至目前已办理6个套餐。
研究新增“跨省通办”事项。今年新增“跨省通办”事项466项,实现80%以上的事项可跨省办,覆盖佛山、银川等5个城市,有效解决企业和群众异地办事“多地跑”“折返跑”等难点痛点堵点问题。
三、在优化服务上做“乘法”
以企业群众需求为导向,主动服务、精准服务,推动审批事项从“能办可办”向“好办快办”转变,打造整体协同、高效运行审批服务体系。
畅通项目审批精准服务通道。围绕护航“一二五”工程和服务新能源特色产业,出台了《推进上汽通用五菱“一二五”工程项目审批实施方案》,成立由局长担任组长的工作专班小组,及时与新区经发局、投促局对接,为企业量身定制政务服务,形成企业目录清单、服务清单和事项办理清单,以“三张清单”推动解决企业急难愁盼,为新能源企业落地投产提质加速;今年来主动服务鹏辉、嘉泽等新能源企业30余家。
持续推进“一证开工”改革。通过豁免或承诺两种方式,在满足基本施工条件、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对部分重大工程和城建计划项目、城市更新和保障性住房项目、城市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项目、工业类项目等工程的土地使用手续、规划许可、施工图审查等施工许可的前置程序,实行“告知承诺”,直接办理施工许可证,推进项目提前2个月到1年进入施工阶段。改革以来累计为11个项目核发承诺制施工许可证,均为一个工作日办结。其中房建项目7个,共计开工面积约463498.48万平方米,投资额约112549.39万元;市政道路项目4个,总长度5371.12米,工程造价20547万元。为巩固提升改革效果,邀请相关部门和39家企业参加“一证开工”政策说明会,现场答疑,用大白话为企业解读政策。
坚持服务走在审批前。将窗口“坐等”审批变为“主动”上门服务,推行“提前办”预勘验模式,今年共开展预勘验业务53件;到业主相对集中的园区、市场开展审批上门服务活动,实现“不出园区即可办理”,今年共上门服务69次,惠及1300余人。
四、在破解难题上做“除法”
坚持靶向发力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以小切口推动政务服务大提升。
践行“四下基层”,真心为民解忧。由处级分管领导带队到企业开展调研服务,深入了解企业生产、技术、市场等情况,为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供思路对策。
畅通反馈通道,化解急难愁盼。在大厅设置咨询引导台、帮办代办区和“办不成事”反映窗口,高效解决企业群众办件过程中的急难愁盼问题,截至目前,新区“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共接待企业、群众37次,办件37件,均已按时办结,诉求办结率100%。
推行“局长帮办”,提供兜底服务。制定《“局长帮办”流程规范》,通过“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受理的“督导办理类”事项,由局长以“帮办员”的身份亲自研商协调,一线督导、兜底服务,架起联系群众、沟通企业的重要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