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大脑”驱动产业升级 强强携手“驶向”东盟
——关注上汽通用五菱与华为深化合作何以赋能柳州制造强市建设
“想象一下,以后开着五菱的车,车里搭载华为智能技术,这就像是把超级大脑装进了钢铁侠的战甲里,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车联网一应俱全!”9月6日,上汽通用五菱与华为在柳州签署深化合作协议,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监事、首席法务官宋柳平的生动比喻,让这场合作的前景具象化呈现。
连日来,两家业界巨擘的牵手持续引发关注和热议。这不仅是两家企业的双向奔赴,也是政企协同的硕果。
当前,广西正全力打造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合作高地,柳州作为“经济大市挑大梁”,正以人工智能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加快打造广西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及产业集群创新基地。
毋庸置疑,此次合作不仅影响柳州汽车产业智能化转型,也是人工智能生态从广西迈向东盟的关键一步。
强强联合
开启汽车与AI的奇妙之旅
上汽通用五菱与华为的合作,早在2018年就开始了。在上汽通用五菱总经理吕俊成看来,双方既是合作的伙伴,也是勇闯“无人区”的战友。
从打造柳州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到共建上汽通用五菱新四化大数据中心,从发布搭载HUAWEI HiCar智慧互联的量产车型新宝骏RC-6,到岛式精益智造工厂落成,双方携手创造了多项行业“首个”。
如今再次携手,则意味着两家企业全面开启“三智”融合创新。何为“三智”?汽车与人工智能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吕俊成介绍,辅助驾驶将再“进化”,深度融合华为乾崑智驾算法,加速城区智能领航、自动泊车等功能的普惠落地;智能座舱再升级,将联合华为优化AI能量管理系统,打磨近百项人机交互细节,让车更懂人;智能制造再突破,双方将共建AI驱动的智能制造生态,从根据用户需求动态调整生产计划,到全生命周期数据可追溯,华为的AI算法将赋能整个汽车生产环节。
此次,上汽通用五菱与华为合作的首款车型宝骏华境S首次曝光,据悉,新车将全系标配华为乾崑智驾HUAWEI ADS 4、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乾崑车云HUAWEI IVCS,并首批搭载华为舱内激光视觉(Limera)。华为将持续推进联合创新方案落地,做好上汽通用五菱产品智能化、研发数字化、生产智慧化、营销平台化、企业全球化的服务提供者。
可以预见,作为工信部第一批“卓越级智能工厂”、广西首座“汽车制造超级工厂”,颠覆传统造车工艺的上汽通用五菱岛式精益智造工厂,在不断融入华为前沿技术的过程中,还将不断刷新其行业领先性。
赋能产业
跳出“红海”开拓“蓝海”
汽车领域的竞争已趋于白热化,智能汽车被视为“红海”中的一片新“蓝海”。人工智能正处在快速上升的风口期,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产业,则是“蓝海”中的“蓝海”。抓住风口开拓“蓝海”,需要新技术,需要跨界碰撞与合作,上汽通用五菱与华为的深化合作恰逢其时。
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1月至7月,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5%,代表新质生产力的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8.2%,成为经济增长的强引擎;全市货物进出口总额249.7亿元,同比增长27.0%,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186.7%,持续走俏东盟市场。
“我们将共同在合作中积累高价值的数据,驱动研发、生产、运营和服务的持续优化,推动产业转型,带动上下游及面向东盟的产业链转型升级,提升广西整车供应链竞争力,共同构建更加开放、繁荣的智能汽车生态。”宋柳平说。
此次合作不仅将影响汽车产业的智能化转型,也是柳州践行“北上广研发+广西集成+东盟应用”人工智能发展路径的积极实践。
“上汽通用五菱‘一二五’工程涉及高校、科研院所和200多家本地零部件企业。此次合作对柳州汽车产业而言,是升级产品竞争力、优化产业效能、壮大产业集群、拓宽市场空间的一次重要机遇。”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李庆林认为,对柳州人工智能产业来说,同样有多重机遇。华为的技术优势将助力柳州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通过建立联合创新实验室,还将带动本地研发创新水平整体提升,促进本地高技术人才培养和引进。
赋能科创
激活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一池春水”
众所周知,华为是全球领先的ICT(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通过合作将落地人工智能、研发工具链、物联网等领域的前沿技术,落点不仅在产品和产业,也在柳州智能网联汽车与ICT基础设施的建设中,为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打牢地基,激活科技创新“一池春水”。
李庆林表示,此次合作的影响力还在持续提升,这将吸引更多的资源和关注,为广大企业和团队来柳创新创业注入信心。“我们将通过汽车产业攻坚小组、人工智能产业攻坚小组、上汽通用五菱‘一二五’工程工作专班为双方的合作保驾护航;依托广西新能源汽车实验室的‘1+3+N’体系共享模式,联动产学研力量构建协同创新;开展华为、上汽通用五菱链主招商,吸引上下游企业落地,不断优化汽车与人工智能的发展生态。”
近来,广西首台工业人形机器人在柳州下线,实现“柳产人形机器人造柳产车”;广西首批功能型低速无人驾驶车辆道路测试牌照在柳州颁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迈出重要步伐;今年以来柳州累计签约18个人工智能产业项目,总投资额103.9亿元,创新性地探索“上海研发+柳州制造+东盟应用”协同模式……这些都是柳州聚焦国家所需、广西所能、东盟所盼,在人工智能新领域新赛道加快布局、深化合作的生动注脚。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将于9月17日至21日在南宁举行,柳州以开放的姿态拥抱未来,还将促成一系列“跨界合作”,携手东盟市场走向更加美好的智能未来。
“我们将持续推进华为与我市企业、高校、医院等单位的合作,推动企业智能化、高端化转型,探索建设自主可控算力和云服务,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加快培育人工智能人才孵化环境,为柳州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市数据局局长李玉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