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至8月农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24.86%
“在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柳州市供销社展区,现场人气火爆,展销第三天随车携带的120件柳州螺蛳粉一售而空,明年要多准备一些。”近日,家柳螺蛳粉广西负责人张冲回到柳州后与团队复盘时说道。
据悉,在南宁举办的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柳州市供销社组织9家参展企业携40多类优质特产亮相,现场吸引大批参展商、采购商与市民驻足寻味。这也成为市供销社拓宽柳州名优农产品销售渠道、助力乡村振兴的一次有力尝试。
市供销社统计的一组数据显示,今年市供销社充分发挥供销资源和流通服务网络优势,积极搭建线上、线下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多渠道、多形式拓宽销售路径,有效带动农民增收,助推更多农产品“出村进城”。1至8月,市供销社系统实现农产品销售额42.8亿元,同比增长24.86%。其中累计举办供销大集217场,实现总交易额1512万元。组织指导88家经营农副产品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企业入驻“832平台”,通过线上、线下协同发力,动员广大干部职工和市民积极参与消费帮扶,平台累计实现销售额4693.29万元。
数据背后,是市供销社整合本地农产品资源,发挥系统优势,多措并举构建从产地到餐桌的快捷通道。
今年5月起,在柳江区百朋镇万亩藕田里,藕农们抢抓农时采挖莲藕,全力抢占市场先机。柳江区供销社下属百朋镇绿顺莲藕专业合作社善于把握时机,今年从藕农们手中收购了鲜藕1200吨,价值1100万元,通过线上、线下结合销售的方式拓展莲藕销售渠道,将百朋莲藕推向全国各地;三江侗族自治县供联投资有限公司推动山茶油等特色农产品“出山”,1至8月实现农产品销售额768万元;今年8月,柳州供销螺蛳粉首次亮相2025年鄂尔多斯市“消费帮扶”助农周暨“暖城多味”消夏周活动,丰富了鄂尔多斯市场供给,开辟了柳州特色农产品进入北方市场的新渠道。
市供销社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消费帮扶”的推动下,市供销社积极搭建跨区域合作机制,实施“南货北调”,为两地经济交流与合作注入更多活力。
围绕强品牌构建产业链,破解农产品流通瓶颈,市供销社还有一番新探索:建立“区、市、县三级供销社联动”机制,与自治区供销社、融安县供销社共同投资建设中国融安金桔交易市场项目,将其打造为服务金桔产业的核心平台,深度融入金桔全产业链建设,为农户提供“一站式、全链条”服务。发挥农村物流联席会议制度的协调作用,推进县级冷链物流集配中心项目。目前已建设农产品产地保鲜仓68个,库容5.84万立方米;配备移动冷藏车70辆,总库容量253立方米。有效缓解了农产品“出村进城”过程中的保鲜难题,有力推动产业增效和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