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和工业新区2022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总结

来源: 柳州市阳和工业新区实施乡村振兴指挥部办公室  |   发布日期: 2022-11-22 09:00   

阳和工业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深入贯彻中央、自治区、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向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奋斗目标不断迈进2022年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良好成效。现将相关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新区下辖1个街道办事处3个村民委,“十三五”脱贫攻坚期间无贫困村、无易地扶贫搬迁任务、无扶贫产业项目。截至目前,新区脱贫户3289纳入监测对象25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12人,突发严重困难户13人,及时落实帮扶责任人和帮扶措施。

、工作开展情况

(一)领导重视,高位推进乡村振兴

一是新区党政领导多次主持召开了阳和工业新区党工委农村工作(乡村振兴)领导小组会议和指挥部月度会议,传达学习了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自治区、柳州市农业农村暨乡村振兴相关会议精神,深入部署推动新区乡村振兴工作。二是新区党政领导定期研究乡村振兴工作并进村入户走访帮扶对象,开展调研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遍访3494人次。三是健全乡村振兴组织体系,结合实际调整了新区党工委农村工作(乡村振兴)领导小组成员,进一步压实责任。四是全面梳理乡村振兴相关工作要点,结合新区实际制定了《中共柳州市阳和工业新区党工委农村工作(乡村振兴)领导小组2022年工作要点》和《阳和工业新区2022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要点》,明确具体工作任务。

(二)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1.严格落实国家反馈广西问题举一反三整改工作。针对国家考核评估综合核查、第三方评估、东西部协作考核、媒体暗访和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绩效评价反馈广西的问题,新区全面对照检查发现4大类6个方面8个问题,印发了《阳和工业新区落实2021年国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反馈广西问题整改工作方案》(阳农发〔20222号),制定了整改任务表,20项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和责任领导、牵头单位、责任单位。成立了新区落实2021年度国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反馈广西问题整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研究解决整改工作中的重大事项,由新区党工委和管委会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切实扛起整体整改主体责任。目前已经全部完成整改,完成率100%,全部整改事项均已销号。

2.脱贫人口持续增收情况新区聚焦“两个高于”,依据数据平台信息,加强对脱贫户(含监测户)收入的监测工作,排查出2021年收入下降和2022年存在收入下降趋势的脱贫户(含监测户),对收入下降的脱贫户(含监测户)逐户分析、数据对比,列出收入下降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帮扶措施。截至目前,新区2022年人均纯收入同比2021人均纯收入不增反降脱贫户共12人,占脱贫人数的2.17%

3.精准实施脱贫人口就业帮扶。一是收集各类企业用工信息和群众技能培训需求,加强“优良企业”招工信息发布,对接职业培训机构,帮助有就业意向的农村劳动力提升技能、实现就业。二是对脱贫人口的务工状态、帮扶需求等信息按月进行摸底排查,实时更新台账。三是实施“一对一”重点帮扶,了解未外出务工脱贫劳动力就业需求并向他们推送就业岗位。四是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充分发挥乡村公益性岗位的兜底作用,按照乡村公益性岗位政策要求并结合新区实际开发了3个乡村公益性岗位,帮助3名脱贫弱劳力、半劳力实现就近就地就业,保持新区乡村公益性岗位规模总体稳定。截至目前,新区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40人,任务完成率100%

4.积极推进“防返贫 守底线”专项行动新区严格按照自治区和柳州市“防返贫 守底线”专项行动要求制定工作方案、开展动员部署及业务培训,扎实开展集中排查。4月,新区已完成一般农户、监测户、未纳入监测对象的脱贫户的排查工作,共排查一般农户3797户,脱贫户32户,监测户2户,完成率100%,完成全部排查的目标任务。通过开展“防返贫 守底线”专项行动新区对全部农户进行集中排查,及时的了解了新区农户存在的返贫风险,13人(陈钢琴户)纳入监测对象,并及时落实帮扶联系人及帮扶措施,确保不发生返贫。

5.定期开展常态化防贫监测和帮扶新区每月定期开展排查和帮扶工作。一是各行业部门推送疑似数据。新区各行业部门定期收集、整理相关疑似数据并推送至社会事务局,乡村振兴部门及时将数据下发至街道、村委并要求做好比对、核查工作。二是组织“线下”入户排查。由新区、街道业务骨干、村干部组成入户核查组入户对疑似风险户进行核查,并将财产检索承诺书报社会事务局

6.实现脱贫人口养老保险“应保尽保”。新区92名脱贫人口(含脱贫不稳定户12人)中63人已参加养老保险,其中参加职工养老保险11人,参加居民养老保险52人(包含已领取居民养老保险待遇16人和未领待遇36人);不符合参保条件的29人(14人为在校生,15人未满16周岁),确保为符合条件的脱贫人口做到“应保尽保”参保率达100%

(三)积极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1.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新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及粮食安全责任制规定,切实压实粮食生产责任,将新区的年度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街道、到村。截至目前,新区粮食播种面积0.1004万亩,早稻播种面积0.06万亩,粮食产量约0.0418万吨,已完成全年粮食各项生产任务。

2.加强“非粮化”和撂荒耕地治理。新区加强“非粮化”和耕地撂荒监管和摸排及时组织人员逐块核实、登记信息,以户为单位登记造册,确保不落一户、不漏一块。目前,正在研究制订撂荒耕地治理方案,切实解决“非粮化”和耕地撂荒问题,最大限度地提高耕地利用率。截至目前,已完成粮荒耕地治理86.5亩,任务完成率96.11%,预计于11月底前完成全年任务。

3.及时落实各项惠农补贴政策。为保障种粮农民合理收益,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工作,草拟了相关补贴项目实施方案,明确了补贴对象、范围、发放流程及相关工作要求。目前,已完成发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资金20001.06元和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80003.12元,有效提升农民种粮积极性。

4.不断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新区采取各项措施加大推进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工作力度,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加快项目推进,截至目前,农业农村有效投资5个建设项目2022年计划总投资29990万元,1-9月已完成投资23654万元,任务完成率157.7%

(四)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

1.稳步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持续推行农村党员积分管理,深化拓展农村基层党组织“星级化”管理。目前,新区四星级以上党组织2个。扎实推进“四议两公开”、村“两委”议事规则以及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制度,有效提高村级组织运行运转规范化水平;切实抓好农村党员发展工作聚焦服务和推动乡村振兴,在新区持续推行农村党员实名联系若干服务对象的责任制,建立农村党员骨干联系群众机制,采取“一对多”的形式,着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2.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利用城中村的区位优势,以资产租赁型经济为重点,逐渐形成稳定的村级集体经济支撑;通过村级集体闲散土地流转,盘活村集体资金购置幼儿园房产,大力发展屯级合作社和观光旅游业等方式为村集体经济增收;以整合产业资源为突破口,积极推行村级集体和村民合作社“村社合一”发展模式,加快推进三产用地开发建设,全力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截止目前,新区村集体经济收入总计为268.25万元,其中:社湾村179.57万元,六座村31.39万元,阳和村57.29万元。

(五)大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

1.开展农村厕所问题摸排整改“回头看”。根据农村厕所问题摸排整改“回头看”各项工作要求,新区及时制订工作方案、召开工作推进会、定期组织开展抽查检查,确保工作开展取得成效。截至目前,新区组织排查非城规范围内的7个屯447户农村户厕和1个农村公厕,摸排率100%,暂未发现问题。

2.加强农村生活垃圾转运处理新区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引进第三方,为新区农村生活垃圾进行标准化、专业化清运。截至目前,新区农村生活垃转运处理率均保持100%

(六)积极推进乡村治理

1.全面提升法治乡村建设水平。一是开展普惠法治宣传活动6次,累计发放各类宣传物品3000余份,受众群体2000余人。二是建设法治文化宣传阵地。在3个村均设置了法治文化宣传长廊,通过图文并茂、法治漫画、以案释法等形式,大力弘扬宪法精神。

2.深化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实行新区-街道--网格员“四级网格化”管理模式。各层级均设置一名网格管理员,3个村共设置网格41个(其中六座村19个、阳和村10个、社湾村12个),网格员41人,通过明确划分管理区域,把工作触角延伸到网格内,落实到每家每户,使网格员充分掌握网格的内人、地、事、物、情,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三、下一步计划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一是严格落实国家反馈广西问题举一反三整改,督促各责任单位按照整改时限完成整改工作。二是扎实开展“防返贫 守底线”专项行动,紧盯“两不愁三保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三是实施“一对一”重点帮扶。继续实施“一对一”重点帮扶,了解未外出务工脱贫劳动力就业和培训需求,继续推送就业信息,针对性开展培训,提升职业技能。

(二)全力抓好粮食生产,落实农业种植任务

2023年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0.1万亩以上,粮食产量稳定在290吨以上。做好害虫预测预报、水稻“两迁”害虫防治、柑橘黄龙病防控等工作。发展优质水果和蔬菜,加强技术培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建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持续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深化拓展村级党组织“星级化”管理、“红旗村”有效经验,严格落实农村党员教育,持续开展农村党员积分管理,深入开展达标村、达标屯创建工作,扎实推进农村党员骨干联系群众制度和农村党建品牌创建工作,全力推动农村基层党建再上新台阶。

)加强农村自治、德治、法治,实现乡村共治共享

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农民思想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深化村民自治实践,有效发挥文明实践积分制度、村规民约的作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柳州市阳和工业新区实施乡村振兴指挥部办公室

20221122



乡村振兴(归档)

阳和工业新区2022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总结

来源: 柳州市阳和工业新区实施乡村振兴指挥部办公室  |   发布日期: 2022-11-22 09:00   

阳和工业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深入贯彻中央、自治区、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向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奋斗目标不断迈进2022年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良好成效。现将相关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新区下辖1个街道办事处3个村民委,“十三五”脱贫攻坚期间无贫困村、无易地扶贫搬迁任务、无扶贫产业项目。截至目前,新区脱贫户3289纳入监测对象25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12人,突发严重困难户13人,及时落实帮扶责任人和帮扶措施。

、工作开展情况

(一)领导重视,高位推进乡村振兴

一是新区党政领导多次主持召开了阳和工业新区党工委农村工作(乡村振兴)领导小组会议和指挥部月度会议,传达学习了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自治区、柳州市农业农村暨乡村振兴相关会议精神,深入部署推动新区乡村振兴工作。二是新区党政领导定期研究乡村振兴工作并进村入户走访帮扶对象,开展调研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遍访3494人次。三是健全乡村振兴组织体系,结合实际调整了新区党工委农村工作(乡村振兴)领导小组成员,进一步压实责任。四是全面梳理乡村振兴相关工作要点,结合新区实际制定了《中共柳州市阳和工业新区党工委农村工作(乡村振兴)领导小组2022年工作要点》和《阳和工业新区2022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要点》,明确具体工作任务。

(二)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1.严格落实国家反馈广西问题举一反三整改工作。针对国家考核评估综合核查、第三方评估、东西部协作考核、媒体暗访和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绩效评价反馈广西的问题,新区全面对照检查发现4大类6个方面8个问题,印发了《阳和工业新区落实2021年国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反馈广西问题整改工作方案》(阳农发〔20222号),制定了整改任务表,20项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和责任领导、牵头单位、责任单位。成立了新区落实2021年度国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反馈广西问题整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研究解决整改工作中的重大事项,由新区党工委和管委会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切实扛起整体整改主体责任。目前已经全部完成整改,完成率100%,全部整改事项均已销号。

2.脱贫人口持续增收情况新区聚焦“两个高于”,依据数据平台信息,加强对脱贫户(含监测户)收入的监测工作,排查出2021年收入下降和2022年存在收入下降趋势的脱贫户(含监测户),对收入下降的脱贫户(含监测户)逐户分析、数据对比,列出收入下降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帮扶措施。截至目前,新区2022年人均纯收入同比2021人均纯收入不增反降脱贫户共12人,占脱贫人数的2.17%

3.精准实施脱贫人口就业帮扶。一是收集各类企业用工信息和群众技能培训需求,加强“优良企业”招工信息发布,对接职业培训机构,帮助有就业意向的农村劳动力提升技能、实现就业。二是对脱贫人口的务工状态、帮扶需求等信息按月进行摸底排查,实时更新台账。三是实施“一对一”重点帮扶,了解未外出务工脱贫劳动力就业需求并向他们推送就业岗位。四是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充分发挥乡村公益性岗位的兜底作用,按照乡村公益性岗位政策要求并结合新区实际开发了3个乡村公益性岗位,帮助3名脱贫弱劳力、半劳力实现就近就地就业,保持新区乡村公益性岗位规模总体稳定。截至目前,新区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40人,任务完成率100%

4.积极推进“防返贫 守底线”专项行动新区严格按照自治区和柳州市“防返贫 守底线”专项行动要求制定工作方案、开展动员部署及业务培训,扎实开展集中排查。4月,新区已完成一般农户、监测户、未纳入监测对象的脱贫户的排查工作,共排查一般农户3797户,脱贫户32户,监测户2户,完成率100%,完成全部排查的目标任务。通过开展“防返贫 守底线”专项行动新区对全部农户进行集中排查,及时的了解了新区农户存在的返贫风险,13人(陈钢琴户)纳入监测对象,并及时落实帮扶联系人及帮扶措施,确保不发生返贫。

5.定期开展常态化防贫监测和帮扶新区每月定期开展排查和帮扶工作。一是各行业部门推送疑似数据。新区各行业部门定期收集、整理相关疑似数据并推送至社会事务局,乡村振兴部门及时将数据下发至街道、村委并要求做好比对、核查工作。二是组织“线下”入户排查。由新区、街道业务骨干、村干部组成入户核查组入户对疑似风险户进行核查,并将财产检索承诺书报社会事务局

6.实现脱贫人口养老保险“应保尽保”。新区92名脱贫人口(含脱贫不稳定户12人)中63人已参加养老保险,其中参加职工养老保险11人,参加居民养老保险52人(包含已领取居民养老保险待遇16人和未领待遇36人);不符合参保条件的29人(14人为在校生,15人未满16周岁),确保为符合条件的脱贫人口做到“应保尽保”参保率达100%

(三)积极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1.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新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及粮食安全责任制规定,切实压实粮食生产责任,将新区的年度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街道、到村。截至目前,新区粮食播种面积0.1004万亩,早稻播种面积0.06万亩,粮食产量约0.0418万吨,已完成全年粮食各项生产任务。

2.加强“非粮化”和撂荒耕地治理。新区加强“非粮化”和耕地撂荒监管和摸排及时组织人员逐块核实、登记信息,以户为单位登记造册,确保不落一户、不漏一块。目前,正在研究制订撂荒耕地治理方案,切实解决“非粮化”和耕地撂荒问题,最大限度地提高耕地利用率。截至目前,已完成粮荒耕地治理86.5亩,任务完成率96.11%,预计于11月底前完成全年任务。

3.及时落实各项惠农补贴政策。为保障种粮农民合理收益,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工作,草拟了相关补贴项目实施方案,明确了补贴对象、范围、发放流程及相关工作要求。目前,已完成发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资金20001.06元和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80003.12元,有效提升农民种粮积极性。

4.不断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新区采取各项措施加大推进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工作力度,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加快项目推进,截至目前,农业农村有效投资5个建设项目2022年计划总投资29990万元,1-9月已完成投资23654万元,任务完成率157.7%

(四)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

1.稳步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持续推行农村党员积分管理,深化拓展农村基层党组织“星级化”管理。目前,新区四星级以上党组织2个。扎实推进“四议两公开”、村“两委”议事规则以及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制度,有效提高村级组织运行运转规范化水平;切实抓好农村党员发展工作聚焦服务和推动乡村振兴,在新区持续推行农村党员实名联系若干服务对象的责任制,建立农村党员骨干联系群众机制,采取“一对多”的形式,着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2.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利用城中村的区位优势,以资产租赁型经济为重点,逐渐形成稳定的村级集体经济支撑;通过村级集体闲散土地流转,盘活村集体资金购置幼儿园房产,大力发展屯级合作社和观光旅游业等方式为村集体经济增收;以整合产业资源为突破口,积极推行村级集体和村民合作社“村社合一”发展模式,加快推进三产用地开发建设,全力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截止目前,新区村集体经济收入总计为268.25万元,其中:社湾村179.57万元,六座村31.39万元,阳和村57.29万元。

(五)大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

1.开展农村厕所问题摸排整改“回头看”。根据农村厕所问题摸排整改“回头看”各项工作要求,新区及时制订工作方案、召开工作推进会、定期组织开展抽查检查,确保工作开展取得成效。截至目前,新区组织排查非城规范围内的7个屯447户农村户厕和1个农村公厕,摸排率100%,暂未发现问题。

2.加强农村生活垃圾转运处理新区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引进第三方,为新区农村生活垃圾进行标准化、专业化清运。截至目前,新区农村生活垃转运处理率均保持100%

(六)积极推进乡村治理

1.全面提升法治乡村建设水平。一是开展普惠法治宣传活动6次,累计发放各类宣传物品3000余份,受众群体2000余人。二是建设法治文化宣传阵地。在3个村均设置了法治文化宣传长廊,通过图文并茂、法治漫画、以案释法等形式,大力弘扬宪法精神。

2.深化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实行新区-街道--网格员“四级网格化”管理模式。各层级均设置一名网格管理员,3个村共设置网格41个(其中六座村19个、阳和村10个、社湾村12个),网格员41人,通过明确划分管理区域,把工作触角延伸到网格内,落实到每家每户,使网格员充分掌握网格的内人、地、事、物、情,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三、下一步计划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一是严格落实国家反馈广西问题举一反三整改,督促各责任单位按照整改时限完成整改工作。二是扎实开展“防返贫 守底线”专项行动,紧盯“两不愁三保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三是实施“一对一”重点帮扶。继续实施“一对一”重点帮扶,了解未外出务工脱贫劳动力就业和培训需求,继续推送就业信息,针对性开展培训,提升职业技能。

(二)全力抓好粮食生产,落实农业种植任务

2023年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0.1万亩以上,粮食产量稳定在290吨以上。做好害虫预测预报、水稻“两迁”害虫防治、柑橘黄龙病防控等工作。发展优质水果和蔬菜,加强技术培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建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持续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深化拓展村级党组织“星级化”管理、“红旗村”有效经验,严格落实农村党员教育,持续开展农村党员积分管理,深入开展达标村、达标屯创建工作,扎实推进农村党员骨干联系群众制度和农村党建品牌创建工作,全力推动农村基层党建再上新台阶。

)加强农村自治、德治、法治,实现乡村共治共享

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农民思想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深化村民自治实践,有效发挥文明实践积分制度、村规民约的作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柳州市阳和工业新区实施乡村振兴指挥部办公室

20221122




版权所有:柳州市北部生态新区管理委员会
(阳和工业新区管理委员会)
网站标识码:4502000081
备案号:桂ICP备15007109号-3 桂公网安备:45029002000004号
地址:柳州市柳北区杨柳路7号(柳州市鱼峰区阳和中路16号)